第131章(2/2)

温家在明京城的生活不算差,加上学习好,读书时每年都有奖学金,她经常在明京城各处搜罗美食,后来在观政期间,又吃遍了朝廷各部门的食堂,对美食颇有鉴赏水平。

到了沧州,温雅苦沧州美食荒漠久矣,可惜客观条件限制,无论多么不适应的食物为了饱腹也要吃下去,直到进入这家苍蝇小馆,她被一份大盘鸡折服,成了这家苍蝇小馆的常客。

温雅因此与秦无病结识。

原来秦无病是这家苍蝇小馆的主人兼主厨,以他的本事应该有很多酒楼想要挖人,可惜,饭馆上一任老板生前得罪了当地的一位餐饮大鳄,秦无病纵然厨艺非凡,无权无势依旧只能蜗居于此,艰难过活。

温雅看到了商机,以秦无病的非凡厨艺,只要给他一场东风,他能带着沧州美食为温雅赚得超额利润。

温雅开了一家高端酒楼,聘请秦无病当主厨。按照明京城最火的经营套路,会员分级、饥饿营销,用无与伦比的美味、高人一等的优越感,拿下了当地不少世家豪族,成功撕下餐饮业的一块大肉。

赚到第一桶金以后,温雅又瞄准了平民市场,把明京城的各种小吃店、快餐店、奶茶店都办了起来,既解决当地就业,还拉动了当地消费。

在沧州实践成功后,温雅与工部联系,要来了水泥方子,联合当地世家豪族开始修路,以工代赈,提供就业,修完路就鼓励秦无病带领一大批餐饮业开拓州外餐饮市场。

秦无病颇有经商才能,出海之后不仅仅经营酒楼,还做起了香料、调料、鸡羊牛肉等生意,为了方便经营,沧州万好商行正式成立。

不过短短三年,秦无病就成了沧州与附近州城的纳税大户。

沧州的经济由餐饮业的兴起,但这样的发展只在沧州附近的几个州城中有竞争力,发展很容易到达上限陷入瓶颈,必须要趁着这个势头进行改革,开辟出一个比餐饮更广更大更能沉淀财富的产业。

沧州地广,土壤肥沃还有充足光照,非常适合农业发展,如果大批种植的经济作物能广销大凌全境,那将是一笔巨大又长久的财富。

温雅有了头绪,开始请教农业司的同窗,发现沧州光照充足、土质肥沃非常适宜种植各种作物,她要了一批种子,在请教当地农户与农部后,开始试种一批作物。

试种效果喜人,温雅决定推广到全沧州境内,对沧州百姓发布经济作物收购计划的同时,还劝说都督府合作,拨一部分兵团参与耕种。

沧州地广人稀,要在全境推广种植经济作物,需要巨额资金,棉花这类新型经济作物从未在沧州种植过,虽然试种效果不错,但大面积推广依旧存在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