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应该说是无穷的倍数。”卜贝鲁不掩讽刺的笑道。
陈开没有反对卜贝鲁这一比喻。
当年,奉常寺动员了举国三千多名咒相师,其他参与辅助的主簿、协律郎、博士、五官郎、掌故、亭长等等,超过万人,在全国三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上,开始实施这次逆天改命的干预工程。
要知道,在那个没有计算机、即时通讯、卫星和天文望远镜的年代,进行这一场庞大的干预行动,将会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。所有演算,只能用刀笔、沙盘、竹简来进行,对星辰的观察都无法超出土星的距离。唯一的优势,也就是可以依靠人力来肆意更改“地文”。
长安所在关中地区,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被誉为“陆海”,然而经过始皇帝短暂两朝的大兴土木,陆海消沉,化为漫漫黄土。除此之外,更别说还有万里长城、陵墓覆藏等一系列大型地貌改建工程。
事实上,在这次干预工程开始之前,已经有咒相师提前针对这次“干预工程”的可靠性进行了一番推演,不难想象,所得结果便是“成功”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。
然而,在至高权力面前,无限接近于零便不是零,即便是可能性微乎甚微,始皇帝也会不遗余力、倾尽所有的去尝试。
毫无悬念的,这场历史十二年之久的干预行动,最终还是告以失败。奉常寺的九位主事官员被赐死,其余八百多名资深咒相师,或革职或流放。
不过,在咒相师公会的文献里却有这样一则记载,那九位主事官员将这次干预工程所有资料造册录籍,叮嘱后人代代相传,随后九人相聚一处,慷慨饮下了毒酒,以死谢罪。
这一则文献至少透露了两个信息,其一,为始皇帝延年益寿的方案实则具有可行性,否则也没必要造册录籍传于后人;其二,九位奉常寺的主事官员并无遗憾。
“复制始皇帝”这一代号已经在咒相师之间传出了四十多年,之所以称之为“复制”,据说是因为有人仔细研究过奉常寺九位主事官传下的资料,又结合了诸多咒相师的古典文献,推断出当年三千多为咒相师执行的干预方案,在某一瞬间实则是成功的。
始皇帝患有哮喘,按照奉常寺早期的推演,他在称帝之后至少会经历七次濒死的风险,能活过四十七岁的概率非常低。但最终,他成功活到了四十九岁。换言之,持续十二年之久的干预行动,有可能为其多争取了两年的寿命。
“有人说,发生在今天的复制始皇帝行动早在十八年前就开始了。其实不是,真正开始的时间,要比十八年还要早。1996年,微软发布了dows ce系统,新一代智能手机投放到了市场,这场干预行动,大概就发生在这之后不久。”陈开语气很缓慢的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