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2节(1/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在板子没有落下来之前,去拜访陈景恪会被同道误会。

&esp;&esp;现在板子下来了,打的很疼很致命,就需要有一个人去表示服软。

&esp;&esp;这是个丢人的活儿,自然没人愿意去。

&esp;&esp;张宇初将这个活儿揽下来,大家必须承这个情。

&esp;&esp;而且他还能借助这个机会,试探一下陈景恪对自己的态度。

&esp;&esp;如果真如刘渊然所说,对方对自己比较欣赏,那事情就好办了。

&esp;&esp;就算猜测是错的,问题也不大。

&esp;&esp;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和对方交好。

&esp;&esp;为后续争取进入宗教司,创造有利条件。

&esp;&esp;果不其然,在他当众表示要去求见陈伴读,打探情报的时候。

&esp;&esp;正因为谣言急的团团转的各派系话事人,对他的态度都改善了许多。
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

&esp;&esp;着急的又何止是道教一家,佛教也是急的抓耳挠腮。

&esp;&esp;而且他们还觉得很无辜。

&esp;&esp;相对来说,佛教对传教的欲望,要比道教强的多。

&esp;&esp;毕竟佛教教义要求普度众生,不传教怎么普度?

&esp;&esp;只是被驯化的太久,朝廷又限制传教,他们才表现的有些躺。

&esp;&esp;现在朝廷放开了限制,甚至要求他们去传教,各派系其实都挺支持的。

&esp;&esp;所以会议结束后,佛教各派就坐在一起商量了起来。

&esp;&esp;几天下来,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。

&esp;&esp;他们自然也在关注道教那边,对道教的进展很了解。

&esp;&esp;嘲笑之余,也在等着看笑话。

&esp;&esp;朝廷的态度如此强硬,你们还敢消极抵抗,等着被收拾吧。

&esp;&esp;然后朝廷的板子确实落下来了。

&esp;&esp;可为什么两家一起打?

&esp;&esp;明明我们佛教很积极配合的好吧?

&esp;&esp;然后……都怪道教,要不是你们,我们怎么会受牵连。

&esp;&esp;第305章 一刹那的英雄

&esp;&esp;事实一再证明,古人一样很喜欢吃瓜,一样喜欢阴谋论。

&esp;&esp;当佛道窃取国运的谣言出现后,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。

&esp;&esp;短短几天洛阳城人尽皆知,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明各地方传播。

&esp;&esp;一开始大家都是当笑话来听的,什么窃取国运,扯淡呢。

&esp;&esp;然而很快就出现了证据。

&esp;&esp;夏商周为什么国祚绵长?因为没有佛道。

&esp;&esp;为何汉朝之后,难有三百年王朝?因为佛道出现了。

&esp;&esp;什么,你说是巧合?

&esp;&esp;好,那咱们再说新证据。

&esp;&esp;西汉皇帝寿命都还算正常,平均寿命在四十一岁。

&esp;&esp;东汉佛教出现之前,皇帝寿命也都还算可以。

&esp;&esp;可自汉明帝迎来佛教之后,东汉基本都是儿皇帝,很少有长寿的。

&esp;&esp;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三十岁,是历朝历代最短的。

&esp;&esp;而与之相对应的,是佛教这个外来宗教,在华夏大兴。

&esp;&esp;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,佛教在窃取气运吗?

&esp;&esp;还有道教,也不干净。

&esp;&esp;汉末黄巾之乱,张角是什么出身?

&esp;&esp;道教啊。

&esp;&esp;他为什么喊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?

&esp;&esp;因为他窃取的苍天气运,试图改朝换代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