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天将军 第943节(1/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太原方向,朔方方向,河西走廊方向,西域方向,都可能面临唐军的攻击。

&esp;&esp;回纥已经到生死存亡之际。

&esp;&esp;胜则威压中原,使原本属于大唐的胡人来投。

&esp;&esp;败则万劫不复。谁知道叶护太子的治理,是何样子?

&esp;&esp;“遵命……”

&esp;&esp;回纥探马一人四马,向西疾驰告急。

&esp;&esp;米利达干没有请求援军,一是他明白现在不可能有援军。

&esp;&esp;二是只要守住望建河,唐军必然难以逾越。

&esp;&esp;翌日天明,米利达干看到河对岸遍布营寨,远处还能看到不少马匹。

&esp;&esp;以大唐玄龙旗为主的旗帜在河岸前猎猎作响。

&esp;&esp;唐军组织上百个羊皮筏,在河中划动。

&esp;&esp;有的甚至直接划到俱伦泊中,有的向下游划。

&esp;&esp;似乎在寻找其他适合进攻的河岸。

&esp;&esp;“自俱伦泊南,一定要密集布置探马,以防唐军突然渡过望建河。”

&esp;&esp;米利达干见此情况,下达军令。

&esp;&esp;当今最好的方法,就是拒河而守,等待其他战线的情况和大可汗的命令。

&esp;&esp;但大唐不给米利达干机会。

&esp;&esp;李光弼在得知李光进吸引住回纥骑兵的视线后,率领两万骑兵,向俱伦泊西面奔袭。

&esp;&esp;一路上,范阳副都督仆固怀恩为先锋大将,率领两千骑兵先行。

&esp;&esp;探马在更前,正式开始追杀回纥的探马。

&esp;&esp;当唐军距离回纥营地五十里的时候,回纥探马才终于逃脱唐军的追击。

&esp;&esp;他们飞奔而回,将此重要消息禀告米利达干和拔野古酋长。

&esp;&esp;然他们回途禀告,大唐马不停蹄地追击。

&esp;&esp;等他们将消息告知米利达干的时候,仆固怀恩已经率领先锋军距离回纥二十里不到。

&esp;&esp;先锋军皆有备用马,他们换乘过后,准备一鼓作气冲入回纥的营寨中,搅乱回纥的阵型。

&esp;&esp;“不好……中了唐军的阴谋诡计。望建河南的唐军是佯攻啊!真正的唐军主力早已渡过望建河,从回纥北方迂回而来。”

&esp;&esp;米利达干意识到李光弼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已经晚了。

&esp;&esp;这是回纥正儿八经与大唐第一次大战。

&esp;&esp;兵者,诡道也。

&esp;&esp;大唐的作战方式,和回纥征服的部落有天壤之别。

&esp;&esp;重兵死而耻病终,非大唐的信念。

&esp;&esp;大唐新军的信念是荣誉、使命、责任。

&esp;&esp;拼死相战,是为蠢才。

&esp;&esp;以最少的代价,换取最大的胜利,才为名将。

&esp;&esp;从根本上讲,大唐能给予将士的,比回纥多得多。

&esp;&esp;“快组织兵马,阻拦唐军前进。其余兵马整军,不必再管望建河对岸的唐军。”

&esp;&esp;米利达干在焦急之中,下达军令。

&esp;&esp;回纥骑兵得知被大唐突袭后,一时进入慌乱状态,士卒心中产生对未知的恐惧。

&esp;&esp;不一会儿,回纥在俱伦泊西面勉强组织两千多骑兵,向仆固怀恩的先锋铁骑攻击。

&esp;&esp;试图打破仆固怀恩的军队,为回纥大军争取时间。

&esp;&esp;“轰隆隆……”

&esp;&esp;铁蹄震天动地。

&esp;&esp;先锋精锐的铁甲之寒,直冲回纥的心灵。

&esp;&esp;仓促组织,虽然士气不高,但他们只能硬着头皮,在人喊马嘶中,冲锋陷阵。

&esp;&esp;“将士们,以后军中以军衔论荣耀,以军衔论地位,以军衔论军饷……盛世求战,何等不易?现军功就在眼前,若不去取,是为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!战死有名,胜利享受荣华,这是我辈所追求的……用手中长枪利刃,铸造赫赫功勋。”

&esp;&esp;“杀!”

&esp;&esp;仆固怀恩一声大喝,鼓舞士气,冲向近在眼前,阻挡他们前进的回纥骑兵。

&esp;&esp;他们的目标是冲到望建河边,为身后主力奠定胜局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