赝太子 第253节(2/2)

&esp;&esp;兵终于到了,祁弘新心一安,问:“你们有多少人?”

&esp;&esp;“一百人,都是军中精壮。”

&esp;&esp;“一百人也足够了。”祁弘新狞笑,扭头看着侧处被人已打开了门的侧殿,因着院内有着士兵涌入,举着火把,虽是夜里却很明亮,他清楚看到了侧殿里丑陋狰狞的蝗神像。

&esp;&esp;虽然以美丑来判断神像好坏以及是否是野神,并不准确,但蝗神这种神,前朝跟本朝都不曾册封,更为害一方的害虫形象被塑造成的神,自是怎么看都不顺眼。

&esp;&esp;祁弘新冷笑一声:“水祠固然是越境,但蝗虫更是野神,也敢求祠?”

&esp;&esp;“那段修文不是想要将水祠改成蝗神祠吗?那就让他来见我!”

&esp;&esp;“这……”里正犹豫了一下。

&esp;&esp;“告诉他,若能说服我,就准他的要求。若是不能……”祁弘新因干瘦而显得越发幽深黑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杀气。

&esp;&esp;里正忙应了声,出去扯着嗓子先安抚住正乱哄哄嚷嚷着的人,对段修文说了祁弘新的要求。

&esp;&esp;段修文是个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的青年,能在二十多岁就考中了举人,在一般的读书人已是了不得了。

&esp;&esp;他的相貌有些清瘦,很有一股子文质彬彬的味道,加上身上有功名,便是不能考取了进士,做一乡绅,娶一出身官宦人家的千金,也不是难事。

&esp;&esp;在里正看来,这人身上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读书读傻了,竟不想着好好温书去考进士,或过自己的日子,而是掺和进了这种事情里。

&esp;&esp;但到了这个节骨眼,以他一介里正身份怕是想劝也劝说不得了,这里正想着,或段修文见到了知府大人,没准能被劝得回心转意也说不定。

&esp;&esp;段修文听了里正转达的话,就是一声冷笑:“好啊!既这样,那我就代表乡亲们,去拜见一下祁知府!早就听说祁知府是个爱惜百姓的好官,我相信,只要知府大人知道这是我们一众百姓的心愿,必会帮着达成!”

&esp;&esp;说着,就一副胜利的模样,从人群中走出。

&esp;&esp;而这时,祁弘新也在举着火把的士兵,以及一身铠甲的校尉陪同下,从水祠里走出来,站在台阶上,目视着这个年轻举人朝自己走来。

&esp;&esp;段修文这时也看到了身穿官服的黑瘦男子,以及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,知道这就是新任知府祁大人,最初心里也下意识有些怕,但想到自己身后有着上前百姓,自己又是为了蝗神祠而来,既有着百姓支持,又有着神灵庇佑,没必要害怕一个知府。

&esp;&esp;既然这新任知府连夜到了这里,又见到了他们上千人的阵势,必然已被吓住,但凡是不想辖内起了民乱,就会答应自己要求。

&esp;&esp;在这段修文看来,自己既非谋反,也非冲击官府,所提要求也十分合理,根本不算是为难,不过是将顺安府境内的所有水祠改成蝗神祠而已,又能有什么难办的事?

&esp;&esp;带着这样的想法,段修文不卑不亢地朝祁弘新就是一拱手:“学生段修文,见过知府大人。”

&esp;&esp;“段修文?”祁弘新表情冷淡,大量着他,问:“你是举人?”

&esp;&esp;段修文答:“不错,学生正是上一届考取的举人。”

&esp;&esp;“你既是举人,就该知道,这带头闹事,威逼官府,乃是大罪,难道你寒窗苦读十数年,就是为了今日因这事而获罪?”

&esp;&esp;段修文却心中不服,辩解:“大人所言差矣!段修文寒窗苦读,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,为百姓做主,造福一方,做一个好官!”

&esp;&esp;“但官府现在却扑杀蝗虫,为了博名,就让百姓受罪,殊不知,杀了蝗虫,就要得罪蝗神,你们这些做官的大人,平日里也不用下地种田,自然无所畏惧,可百姓们得罪了蝗神,以后年年没了收成,这可是要了他们的命!”

&esp;&esp;“大人,还请您收回成命,答应学生,答应学生身后的这些百姓,顺安府不得再杀蝗虫!更要下令,改水祠为蝗神祠,准许百姓祭祀蝗神!只要您答应了这两个条件,我们立刻就会散了,不会让官府为难!”

&esp;&esp;第444章 就地斩首

&esp;&esp;段修文说完,他的身后数十人就跟着呼唤呐喊:“改水祠为蝗神祠!改水祠为蝗神祠!”

&esp;&esp;呼吁中,祁弘新不动,只是脸色越是阴沉。

&esp;&esp;“段修文,你既是举人,就该知道朝廷律法,知道淫祠之害,你身后愚夫愚妇被人利用,威逼官府妥协,尚有情可原,你身为举人,难道真不知,今日若本官答应了改水祠为蝗神祠,会有何等危害?”

&esp;&esp;“更不用说,汝等还手持武器,形迹近于谋反。”祁弘新沉声劝着,目光在几个手持钢叉的人上看去:“本官惜才,不想你一年轻举人,因这种事而获罪,段修文,若你现在回头,本官就既往不咎……”

&esp;&esp;这是先礼后兵,但显然,段修文已铁了心,甚至觉得,这知府如此劝说,不过是已没了别的办法,只能行怀柔之策。

&esp;&esp;他似笑非笑说:“大人,学生心意已决,您还是不必再劝了!至于因此事获罪……大人,您与其为学生我担心,倒不如想想,若是此事闹大了,您这个知府,又是否能脱得了干系?”

&esp;&esp;祁弘新眸光黑沉地望着,这段修文也不畏惧,回看过来。

&esp;&esp;祁弘新就知道,这人已不可能回心转意了。

&esp;&esp;看着外面已躁动起来的人群,以及因段修文气势逼人而渐渐没了胆怯,喊声越来越大的人,祁弘新摇了摇头。

&esp;&esp;随后对校尉喝着:“传本官命令,将其闹事者一体擒下,若有反抗,格杀勿论!”

&esp;&esp;“大人!”跟着过来的,还有府城里官员,听到祁弘新突然喝令校尉镇压,顿时眼皮都跟着一跳。

&esp;&esp;“此事万万不可!”

&esp;&esp;又忙对校尉说道:“且等一下!先不要妄动!”

&esp;&esp;段修文见状,立刻就后退了好几步,被身后的人群给直接护住了。

&esp;&esp;祁弘新站在台阶上,听着那个官员急急劝着:“大人,若是镇压,就要杀人,可这么多百姓,这、这可是要杀不少人才能镇住啊!太平之时杀人,杀太多,哪怕有情可原,可对大人的官声也有妨碍!您万不可下这等命令啊!”

&esp;&esp;祁弘新却指着正被一群郡兵用刀尖喝令着往后退,却仍气势汹汹,甚至仗着人多势众,大喊大叫的百姓,说:“你们知道吗?就算是百姓,人多了,特别是发觉官府不敢镇压时,也会变成狼,必须趁着人还不多,一举镇压,它们就又变成了羊……若等汇集的人多了,数千乃至上了万,再想镇压,也晚了。”

&esp;&esp;遇到这种事,若能从一开始就吓住这些人,让他们生出怯退之意,只要之后不再出乱子,事情也就平复下来了。

&esp;&esp;否则,最初就让他们气焰高涨,尝到了甜头,只会如野草一般,随风而长,再难压下。

&esp;&esp;祁弘新也不去理会身边的几个官员是否听得进去这话,再次喝令校尉:“给我拿下,凡是煽动人群,手持武器,不肯跪地求饶者,全部格杀勿论,有什么责任,本官担着!”

&esp;&esp;说完这话,就觉得喉咙一甜。

&esp;&esp;他这是老毛病了,尤其是最近一两个月,明显能感觉到自己已有些油尽灯枯之相,咳血已不止一次,但现在这情况下,却不能咳出血来,不然,这震慑力立刻就要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