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打发走拿弟子后,他继续看着眼前的东西,试图找回方才流逝去的灵感,只是他总是差了一线。
&esp;&esp;在不知过去多久后,那弟子呼唤他的声音又一次响起。
&esp;&esp;公孙绍再次被打断了思路,眉头不由深皱了起来,可他语气没有表露出任何喜怒,问道:“什么事情?”
&esp;&esp;那弟子熟悉他的老师,知道这时候是不高兴了,他略略有些不安,可还是定住心神,将手中一封书信递上,道:“师父,一封玄廷来的传书。”
&esp;&esp;“嗯?”
&esp;&esp;公孙绍有些疑惑,虽是他方才寄出去了一封去书,但也没可能这么快有回音,可他很快神来,这应该是另一件事。
&esp;&esp;他伸手出去,将书信拿了过来打开一看,先是一怔,随即眼神凌厉起来,放下信,问道:“那位张巡护如今何在?”
&esp;&esp;那弟子道:“弟子这便去问。”
&esp;&esp;他退了出去,过了一会儿转了进来,道:“师父,守在那里师弟回报,方才这位张巡护带着役从和弟子从居处离开,还从玄府接了一位玄修,看去是准备都护府了,现在这个时候,当是在去往泊舟天台的路上。”
&esp;&esp;公孙绍神情一变,喝道:“立刻用芒光传讯,封锁泊舟天台,把他们给我拦下来!”
&esp;&esp;那弟子一阵犹豫,道:“师父,恐怕拦不住,这位张巡护可是东庭出身,而且以他的身份,没有玄廷明发谕旨,谁又能拦他?”
&esp;&esp;公孙绍看他一眼,道:“你说的对,这里不是玉京,你在这里多看着些,这件事需我亲自前往。”
&esp;&esp;交代过后,他大步出了居处,随着一声轰然震响,便已是飞空遁去了。
&esp;&esp;张御在把一切都是收拾妥当之后,便就离了居处,往泊舟天台方向而来,这次他除了带上几名造物役从,还有严鱼明和辛瑶二人。
&esp;&esp;除此外,新一批去往青阳进学的玄府弟子也将与他同行。
&esp;&esp;毕竟如今都护府并无直接去往外层的通路,必须回到青阳才是可以,这也算是顺路了。
&esp;&esp;众人由泰阳学宫出来,沿着大道而行,一直出西城门了,就来到了泊舟天台之前。
&esp;&esp;堪称巨大的白舟此刻正停在上方,与其余飞舟与之比起来,其就犹如一头巨鲸静卧在那处。
&esp;&esp;张御这时有所感应,他回头对青曙吩咐了一声,道:“你带所有人先上飞舟。”
&esp;&esp;青曙一点头,便带着诸人往上飞舟行去。
&esp;&esp;张御则往东南方向看去,便见一道白光自里飞来,随即降落在了他的面前,光芒一分,公孙绍自里走了出来,并沉声道:“张巡护,玄廷有传命到来,让你暂留东庭,配合查验!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第一百九十章 疑踪
&esp;&esp;张御看向公孙绍,道:“既是玄廷传命,那公孙守镇且将谕书予我一观。”
&esp;&esp;公孙绍从袖中取出方才那一封传书,递给他道:“传书在此。”
&esp;&esp;张御接了过来,展开扫有一眼,这封文书言及,因为霍衡之事,要公孙绍留住他一段时日,并设法弄清楚此中缘由。
&esp;&esp;他又仔细看了一下签印,随后就将之还给了公孙绍,后者道:“如何?巡护可能随我回去么?”
&esp;&esp;张御淡声道:“传书是真,但请恕御无法从命。”
&esp;&esp;公孙绍神情一沉,道:“张巡护,你这是要违抗玄廷传命么?”
&esp;&esp;张御平静言道:“要真是玄廷传谕,御自当奉令,但是公孙守镇这一封,也仅仅只是传书罢了,既无玄廷敕印,又非明发旨谕,御自不必奉从。”
&esp;&esp;公孙绍盯着他眼睛,手中晃了晃,道:“张巡护,你方才可是看清了,那是玄廷廷执的亲笔手书!”
&esp;&esp;张御摇头道:“我为玄廷巡护,只听玄廷之命,而非某位廷执之命。”
&esp;&esp;公孙绍皱眉道:“这又有什么区别?”
&esp;&esp;张御看着他道:“自然是有区别的,此封书信乃是这位廷执自身名义发出,并给以公孙守镇,充其量只是私命,我又非他之门人弟子:也从未为其效命过,他更无恩惠着于我,那我为何要奉从此命呢?”
&esp;&esp;公孙绍不由伸手入袖,此刻他很想将那枚纸符拿了出来,可他手指搭上去的时候,还是犹豫了。
&esp;&esp;他吸了口气,道:“张巡护,你可是想清楚了么?这只是让你多留一段时日罢了,又不是让你如何,就算不是玄廷正命,只是为了这等小事,就得罪一位廷执,这值得么?”
&esp;&esp;张御看向他,道:“若是为我个人之事,确实不值,可若能为此正正序,严规矩,那却是值得的。”
&esp;&esp;他理解公孙绍的想法,在很长时间内,玄廷廷执传下的一些话,对于门下弟子来说与玄廷传谕没什么两样,甚至威望大一些的廷执恐怕没有正令都能直接让下面俯首听命。
&esp;&esp;当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这般认为,只是一些人即便明白这里的关节,也并不想明着去违抗一位廷执。
&esp;&esp;可他却是不认这个。你要命令我,那就要拿正命过来,只是私下传命,对不起,我恕不奉从。
&esp;&esp;就算这位廷执此刻出现在这里,他也敢当面顶回去。
&esp;&esp;公孙绍目光复杂的看他几眼,过了一会儿,他把手从袖子中缓缓拿了出来。
&esp;&esp;他没有再说什么,而是对他打一个稽首,道:“张巡护,前面风高浪急,一路小心了。”
&esp;&esp;张御看着他,点了点头,抬袖回有一礼,道:“公孙道友,多谢相送了。”
&esp;&esp;回礼过后,他一转身,就往台阶之上走去,在公孙绍目注之下走入白舟之内。
&esp;&esp;随着舱室合闭,一阵光芒在舟身之上闪过,白舟缓缓腾空,而后化一道划过的天穹光华,便倏而远去了。
&esp;&esp;公孙绍站在泊台之上久久不动,衣袖在风中摆动着,他看着面前旷阔大海,似在沉思着什么。
&esp;&esp;脚步在背后响起,弟子的声音传来道:“师父,就这么放这位走了么?”
&esp;&esp;公孙绍摇摇头,道:“我是可以拦他,但是我又没有道理拦他。”他回过身,道:“不是叫你在驻地看着么?怎么又过来了?”
&esp;&esp;那弟子忙是取出一封文书,道:“师父,方才送来的消息,弟子觉得师父需立刻过目。”
&esp;&esp;公孙绍拿过来一看,眼瞳一凝,文书上竟是说,有疑似霍衡之人在都护府西南边的朝明城中出现。
&esp;&esp;他立刻收起文书,道一声:“随我来。”
&esp;&esp;两人随即腾空飞起,往西南方向飞去,而在途中,有一驾自正面驶来的朱红色飞舟与他们擦身而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