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金牙成看满地的板子和玻璃,有些发懵道:“掌门,这是做什么?”
&esp;&esp;“郑伯老来俏,说是想娶一房二姨太,兜里却没钱。你想啊,人家大姑娘小寡妇的,能看上他这样的糟老头子吗?我发了善心,给他投资面包房,让他有本钱出去浪。”
&esp;&esp;来的这些堂主哈哈大笑。
&esp;&esp;郑国华两眼一黑,我这一世英名,早晚毁在这小子嘴上。
&esp;&esp;他辩解:“别听掌门胡说,没有的事。”
&esp;&esp;赵传薪耳朵上别着一根铅笔,拍拍陈国华的肩膀:“郑伯不用害羞,食色性也,人之大欲,有啥可遮遮掩掩的。”
&esp;&esp;“去一边去。”
&esp;&esp;郑国华气急,一耸肩膀,将赵传薪的手耸掉。
&esp;&esp;他发现,金牙成和大口昌他们好像当真了。
&esp;&esp;不禁老脸一红。
&esp;&esp;黄泥卷裤裆啊。
&esp;&esp;赵传薪拿尺子在板子上划线,用精灵刻刀随手割下,板子整齐而断。
&esp;&esp;他问:“你们都规划好生意规模和地段了吗?”
&esp;&esp;大口昌抢先说:“规划好了,掌门,就在云仙街,至少要比莲香楼的规模大。”
&esp;&esp;赵传薪用铅笔在板子上画了几个线条,随型雕刻。
&esp;&esp;他说:“你的项目是什么?中式酒楼还是西式酒楼?赢利点在哪?受众群体是哪些人?”
&esp;&esp;原信心百倍的大口昌张口结舌:“这,这个项目是酒楼,中式吧,有人来喝酒吃饭盈利,受众群体,谁都能来吃。”
&esp;&esp;嗤……
&esp;&esp;赵传薪笑出声。
&esp;&esp;“还特么谁都能来吃。
&esp;&esp;云仙街来来往往的,多半是洋人和假洋鬼子买办。
&esp;&esp;你说他们平时喜欢去中式餐厅,还是西式餐厅?”
&esp;&esp;“这,西式餐厅吧。”大口昌不确定道。
&esp;&esp;“那你在云仙街建个中式餐厅,天天靠自己吃饭营业吗?”
&esp;&esp;赵传薪举起木板,用力的抖落上面的木屑。
&esp;&esp;待木屑落尽,显出了一个戴着厨师帽洋人老头的模样,惟妙惟肖。
&esp;&esp;众人看的一愣一愣的。
&esp;&esp;赵传薪给人的感觉是喜怒无常,心狠手辣。
&esp;&esp;越是如此,此时的落差越大。
&esp;&esp;一个会雕刻会画画,还懂得木匠活的掌门人么?
&esp;&esp;惊诧过后,大家又是冷汗直冒。
&esp;&esp;光想着美好的明天,却发现在掌门面前,连经商之道都被踩脚底下碾压。
&esp;&esp;什么赢利点,什么受众群体,以前他们想都没想过。
&esp;&esp;这都是些什么神仙之词啊?
&esp;&esp;只觉得将生意支棱起来便大功告成。
&esp;&esp;坐家里数钱就完了。
&esp;&esp;哪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?
&esp;&esp;赵传薪将木版画递给郑伯:“这个你看看,找地方放着。来买面包的,大半是洋鬼子和假洋鬼子,他们看到这个洋人老头,会下意识觉得这些面包是洋人做的,或许对生意有所促进。”
&esp;&esp;郑国华接过木板,半晌无话。
&esp;&esp;那复杂的心情,估计只能用“我曹”来形容。
&esp;&esp;多才多艺呀!
&esp;&esp;然后,赵传薪又转头,唾沫横飞劈头盖脸批评:“大口昌,你脑袋里装的是屎么?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那是邻居们好不容易帮我攒的!
&esp;&esp;你特娘的但凡动动脑子,也不会出这馊主意。”
&esp;&esp;大口昌讷讷无言,想不通邻居为啥帮赵传薪攒钱,说:“掌门,那,去哪开酒楼?”
&esp;&esp;“我看你这智商,也开不了酒楼了,开连锁餐厅吧。你去考察一下,看看各种档次的餐厅,每天都有什么人去用餐,每天出入人次有多少。要是方便,进去统计他们每餐的消费。将这些统计好,你拿着数据看,不就一目了然了吗?就算一头猪,怕是也明白怎么开店了。”
&esp;&esp;这话倒不是赵传薪胡吹大气。
&esp;&esp;曾经有个女朋友,她闺蜜要开奶茶店,赵传薪就教她这样去考察,肯定比抓瞎盲目的开店强。
&esp;&esp;不光是大口昌,其他人也恍然大悟。
&esp;&esp;没吃过猪肉可以观察猪是怎么跑的啊。
&esp;&esp;云开雾散,大彻大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