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的法师 第828节(2/2)

&esp;&esp;掌柜瞠目结舌:“这,这,这是什么神仙手段?”

&esp;&esp;赵传薪淡淡道:“无他,唯手熟尔!”

&esp;&esp;掌柜心说信你的鬼了。

&esp;&esp;旁人就算练上一千年,也不可能熟练到这种地步。

&esp;&esp;这分明就不是熟练能做到的。

&esp;&esp;赵传薪看了看金丝,摇摇头说:“还是太麻烦了,不如这样。”

&esp;&esp;他一抖手腕,精灵刻刀呈螺旋状,好像电钻一样顺着金块钻去。

&esp;&esp;一条比米粒略细些的弹簧状金丝落在桌面。

&esp;&esp;阿平简直已经无法呼吸。

&esp;&esp;这手段太神了。

&esp;&esp;赵传薪拉了几根金丝弹簧,说:“待会你做成这种花式焊接,将这颗橄榄石镶嵌上。”

&esp;&esp;阿平小鸡啄米般的点头。

&esp;&esp;赵传薪已经替他完成了最麻烦的部分,剩下的就简单了。

&esp;&esp;赵传薪见掌柜在旁边只是看,绝不帮忙。

&esp;&esp;忍不住说:“妈的,你这个狗东西一点都没眼力见,没看见阿平累的都出汗了吗?麻溜的,你来踩踏板,让阿平专心做事。”

&esp;&esp;掌柜的刚想驳斥,就见赵传薪握着精灵刻刀,不怀好意的盯着他,他赶忙去踩踏踏板。

&esp;&esp;那把刀邪性,说削铁如泥都是在埋汰它。

&esp;&esp;掌柜觉得不是凡间之物,这要是被剌上一刀,还不得刮破了油皮?

&esp;&esp;掌柜踩着踏板,对赵传薪说:“二十多年前,老夫和县大老爷同为金匠学徒,用的正是此炉。二十年后,他当上了县大老爷,而我则开了首饰铺子。和尚,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

&esp;&esp;“意味什么?”赵传薪眨眨眼:“意味着你这个炉子的质量好,能用二十多年?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”掌柜好悬吐血。

&esp;&esp;老夫想说和县大老爷真的很熟啊。

&esp;&esp;见似乎吓不到这个恶僧,掌柜四十五度角望天,语气一转,感慨道:“我等当初同为学徒,如今他已经成了一方知县,而老夫却只能屈居工匠之贱业。”

&esp;&esp;既装了逼,又能再次提醒赵传薪他和县大老爷关系匪浅。

&esp;&esp;希望你小子不要不识好歹。

&esp;&esp;赵传薪满脸惊讶:“啊?那你为何不去当官?因为不喜欢吗?”

&esp;&esp;“噗……”

&esp;&esp;掌柜的被噎的直翻白眼。

&esp;&esp;赵传薪淡淡一笑。

&esp;&esp;老家伙,跟赵某装逼?在装逼这条路上,老子过得桥比你走的路还长!

&esp;&esp;此时,赵传薪见阿平想要焊接戒胎和戒面,赶忙拦住他:“等等,这里面要加一样东西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他将食人花喉骨取出,装在龙头口、松石转轮下。

&esp;&esp;“好了,你可以焊接了。”

&esp;&esp;阿平挠挠头,比划两下。

&esp;&esp;掌柜无精打采翻译:“他问这是做什么?”

&esp;&esp;赵传薪神秘一笑:“此戒名为——擒龙戒。这个小骨头,如同画龙点睛,装上后,龙就活了。麻利些,做好擒龙戒,我们还要再做一枚伏虎戒!”

&esp;&esp;掌柜和阿平听了脸色剧变!

&esp;&esp;第608章 世间窈窕淑女,和尚好逑

&esp;&esp;清末,对“龙”的忌讳,已经远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。

&esp;&esp;报纸、杂志上都可以画龙,民间的服饰也出现了一些“龙”的变形图案。

&esp;&esp;只要隐晦些,也没人多管闲事。

&esp;&esp;可在戒指上雕龙,又偏偏起名叫——擒龙。

&esp;&esp;就好像说清廷皇室的坏话还不算,偏偏要当着面指着慈禧一干人的鼻子叫嚣老子要弄你,那岂不是厕所里点灯笼——找死!

&esp;&esp;赵传薪可不管两人心中所想,又如法炮制,雕了个虎头戒面和戒胎。

&esp;&esp;阿平还好,这人天生是做手工的料,干起活来心无旁骛。

&esp;&esp;可掌柜的开始惴惴不安。

&esp;&esp;片刻,他忍不住问:“和尚,你难道是乱党?”

&esp;&esp;赵传薪一脸震惊:“同志,是你么同志?”

&esp;&esp;这个词古已有之。